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貂、狐和貉犬瘟热病毒等10种病毒性病原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包括样品采集、核酸提取、实时荧光PCR扩增及结果判定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水貂、狐和貉相关病毒性病原的检测与诊断。
Title:Real-time Fluorescent PCR Detection Methods for 10 Viral Pathogens Including Canine Distemper Virus in Mink, Fox and Raccoon Do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319-2018 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水貂、狐和貉这三种经济动物中犬瘟热病毒等10种病毒性病原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水貂、狐和貉体内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冠状病毒、副黏病毒、疱疹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以及圆环病毒的检测。这些病毒是影响上述动物健康的重要病原体。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6682关于实验室用水的规定,GB/T 20409关于动物疫病诊断术语的规定等。这些引用文件为检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实时荧光PCR”、“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实时荧光PCR”被定义为一种通过荧光信号监测反应过程中DNA扩增情况的技术。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样品应从健康状况异常或死亡的动物体内采集,包括血液、组织样本(如肝脏、肺部)等。采集后需立即置于特定条件下保存以防止核酸降解。
实验室要求
实验室应符合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的要求,并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如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离心机等。实验人员须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才能操作。
检测步骤
1. 核酸提取:使用商业化的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2. 反应体系配置:根据试剂盒说明书配制包含模板DNA、引物探针及反应缓冲液在内的混合液。
3. 扩增条件设置:设定合适的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和循环次数等参数。
4. 结果分析:观察荧光曲线判断是否呈阳性反应,并记录Ct值用于进一步评估。
结果判定
若Ct值小于阈值且标准曲线斜率在合理范围内,则认为检测结果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同时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疾病状态。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交叉污染问题,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维护,确保数据准确性。此外,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考虑季节变化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
以上是对DB37/T 3319-2018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