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老年人照护等级划分与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及照护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养老服务机构对老年人照护需求的评估及等级划分。
Title:Division and Assessment of Elderly Care Levels - DB37T 3584-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584-2019《老年人照护等级划分与评估》是由山东省发布的推荐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老年人照护服务行业,科学合理地评估老年人的照护需求,为养老服务提供依据。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评估对象和范围
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所有需要接受长期照护服务的老年人。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家庭、社区还是养老机构中生活的老人,只要存在长期照护需求,都可以依据此标准进行评估。评估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以及社会参与四个方面,全面考虑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及社会交往能力。
评估指标体系
标准建立了由四个一级指标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
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进食、洗澡、穿衣、如厕、移动等基本生活技能。
2. 精神状态:考察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情绪变化等情况。
3. 感知觉与沟通:涉及视力、听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4. 社会参与:评估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履行情况,比如工作、学习、社交活动等。
每一项评估结果都对应一个分值,通过总分来判断老年人的具体照护等级。
照护等级划分
根据评估得分,老年人被划分为四个照护等级:
- 一级(轻度依赖):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分日常活动,但在某些方面仍需少量帮助。
- 二级(中度依赖):需要较多的帮助才能完成日常活动。
- 三级(重度依赖):几乎完全依赖他人协助完成日常活动。
- 四级(极重度依赖):不仅无法自主完成任何日常活动,还可能存在生命危险的情况。
这种分级方式有助于养老服务机构更精准地匹配资源和服务。
实施流程
标准明确了评估实施的基本流程,包括信息收集、现场评估、综合分析和结果反馈四个阶段。其中特别强调了评估人员的专业性和客观性,要求评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此外,在整个过程中应充分尊重老年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并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结论
DB37/T 3584-2019《老年人照护等级划分与评估》为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开展老年人照护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它不仅提高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类似的标准将会变得更加重要和广泛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