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玉米产地初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卫生管理及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鲜食玉米在产地的初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imary Processing of Fresh Corn at Orig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580-2019《鲜食玉米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鲜食玉米从采收到初步加工的全过程。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料采收部分,标准规定了采收的最佳时期应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以及市场需求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当玉米籽粒达到乳熟期至蜡熟期时为最佳采收时间。这一阶段不仅能够保证玉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能有效减少因过早或过晚采收带来的品质下降问题。
其次,在预冷处理环节,标准强调了快速降低鲜食玉米温度的重要性。通过采用冷水浸泡、强制通风等方法可以使产品中心温度迅速降至10℃以下,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并延长保鲜期。同时要求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水源清洁卫生,并且设备运行正常以维持良好的冷却效果。
接着,在分级挑选方面,标准明确了按照外观质量、大小规格等因素对鲜食玉米进行分类整理的要求。具体而言,应剔除有病斑、虫蛀或者损伤严重的个体,并将符合标准的产品按等级分开存放以便后续加工使用。
此外,在包装贮藏部分,标准还特别提到选择透气性良好且无毒无害的包装材料对于保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在低温环境下(一般控制在0~4℃),可以有效地延缓呼吸作用和酶活性,进而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最后,在运输配送环节,则需要采取防震措施防止碰撞挤压造成损坏,并且在整个流通过程中持续监控环境温度变化情况,确保最终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新鲜优质的鲜食玉米。
综上所述,《鲜食玉米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通过对采收时机的选择、预冷处理方式、分级挑选标准以及包装贮藏条件等多个方面的严格规定,为提高鲜食玉米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