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丽蚜小蜂防治设施果菜中粉虱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设施果菜种植过程中采用丽蚜小蜂进行粉虱生物防治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Pests in Protected Horticultural Fruits and Vegetables - Part 1: Encarsia Formosa for Whitefly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575.1-2019设施果菜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第1部分:丽蚜小蜂防治粉虱》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设施果菜生产中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等害虫的技术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丽蚜小蜂:一种寄生性天敌昆虫,专门寄生于温室白粉虱的蛹上,通过产卵繁殖后代,从而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 释放密度:单位面积内释放丽蚜小蜂的数量,直接影响防治效果。
释放前准备
1. 环境条件:确保设施内的温度、湿度适宜丽蚜小蜂生存。通常要求温度在18℃至3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40%-80%。
2. 寄主植物检查:在释放丽蚜小蜂之前,应对寄主植物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粉虱种群密度处于可接受水平,并清除严重受害叶片或植株。
释放方法
1. 释放时间:建议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释放,避免强光直射影响丽蚜小蜂活动。
2. 释放方式:可以采用散放法(将丽蚜小蜂直接撒布于叶片表面)或者挂瓶法(将装有丽蚜小蜂的特制容器悬挂在植株间)。
3. 释放频率与剂量:根据粉虱的发生情况,一般每平方米每周释放一次,每次每平方米释放100-200头丽蚜小蜂。
监测与评估
- 定期监测丽蚜小蜂的存活率及繁殖情况,以及粉虱种群的变化趋势。
- 使用黄板诱捕法辅助监测粉虱数量,及时调整释放策略。
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化学农药,特别是对丽蚜小蜂有毒性的药剂。
- 在多雨季节应注意排水防涝,防止湿度过高影响丽蚜小蜂的生存。
以上内容基于DB37/T 3575.1-2019标准中的关键点进行了详细说明,希望能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