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原则、材料要求、结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新建和改建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ontinuously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567-2019《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和施工。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
5.1.2 路面结构层
该条款规定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成,包括面层、基层和垫层。其中面层应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其厚度不应小于240mm,并且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应不小于0.8%。基层宜采用级配碎石或稳定土材料,垫层则根据需要设置。
施工准备
6.2.1 材料选择
此部分强调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特别是水泥的选择需符合GB175的规定,骨料应满足GB/T14684的要求。此外,外加剂的使用也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且在使用前应进行试验验证。
施工工艺
7.3.1 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是保证路面平整度的重要环节。本指南要求模板的高度应略高于设计值,以确保振捣后的混凝土能够达到设计标高。同时,模板之间的连接要牢固,防止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移。
质量检验
8.1.1 外观质量检查
对于已完成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外观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检查内容包括表面是否光滑、有无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任何不符合要求的部分都应及时修复。
以上是对DB37/T 3567-2019中部分内容的解读,这些规定为实际工程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