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民用建筑信息模型在深化设计阶段的建模细度要求及应用准则。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民用建筑项目的BIM深化设计阶段建模及相关应用。
Title:Beijing Local Standard DB11T 1610-2018 - Detailing Standards for BIM in Civil Building Deepening Design
中国标准分类号:P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610-2018《民用建筑信息模型深化设计建模细度标准》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民用建筑工程中信息模型深化设计的建模细度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模型深化设计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明确了与本标准相关的其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51301-2018《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等。
3. 术语和定义:对“信息模型”、“深化设计”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有助于统一概念理解。
4. 建模细度等级划分:根据工程阶段将建模细度分为LOD100至LOD500五个级别。其中LOD100为概念设计阶段,LOD500为施工图及竣工验收阶段。每个级别的几何表达精度、属性信息深度都有具体要求。
5. 结构专业建模要求:对于梁、柱、墙等主要构件,在不同LOD等级下应达到的建模精度描述清晰,例如LOD300时需包含构件尺寸、定位轴线等信息;而LOD400则还需考虑施工方法、材料特性等因素。
6. 机电专业建模要求:针对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系统等子系统分别提出了建模规范,强调了管道交叉点处理、设备连接方式等内容的重要性。
7. 装饰装修专业建模要求:特别指出在LOD350及以上级别时应对室内精装修方案进行详细建模,并标注相关材质参数。
8. 施工模拟与碰撞检测:鼓励利用BIM技术开展虚拟建造分析,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冲突问题,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9. 数据交换格式:推荐采用IFC国际通用数据交换格式,确保各参与方之间能够顺畅共享信息资源。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概览,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需求灵活调整执行策略。该标准为推动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BIM技术普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