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菇固体菌种标准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要求、原材料选择、制种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香菇固体菌种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Standard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Solid State Mycelium of Shiitake Mushroom - Part 1: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f Solid State Myceli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AASS 0003-2023香菇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第1部分:香菇固体菌种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更新。其中,关于“培养基配方”这一核心内容的变化尤为显著,它直接影响了香菇固体菌种的质量与稳定性。
在旧版标准中,培养基配方较为单一,主要以木屑、麸皮等基础原料为主,虽然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这种配方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且成品率不稳定。新版标准对此做出了重大调整,增加了多种辅料的选择,并明确了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条件下适宜的配方比例。
例如,针对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新版标准推荐增加玉米芯的比例至20%-25%,同时减少麸皮含量至10%-15%。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培养基的透气性,防止因水分过多导致菌丝生长缓慢甚至腐烂。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添加适量的石灰粉来调节pH值的重要性,确保培养基处于最适于香菇菌丝生长的状态。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选择合适的配方,然后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混合各种原料。在拌料环节,要保证充分搅拌均匀,使所有成分都能紧密结合。接下来是装袋工序,这里需要注意控制好松紧度,既不能太松以至于影响后续灭菌效果,也不能过紧阻碍菌丝呼吸。最后一步是灭菌处理,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温度设定为121℃,持续时间不少于2小时,这样才能彻底杀灭杂菌,为香菇菌种提供一个纯净的生长环境。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不仅提高了香菇固体菌种生产的成功率,也增强了其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香菇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