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茄穴盘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嫁接前准备、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番茄穴盘嫁接育苗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Seedling of Tomato in Cell Tra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1961-2019《番茄穴盘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番茄穴盘嫁接育苗的技术流程,提高育苗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育苗环境条件
标准指出,育苗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保温和保湿设施。温度控制在白天20℃至25℃,夜间15℃至18℃为宜。湿度保持在60%到80%之间。这一要求是为了确保幼苗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的生长不良。
嫁接方法
标准推荐使用顶插接法进行嫁接。具体操作时,先将砧木保留一片真叶,切去顶端,在子叶下方约0.5厘米处垂直切下,深度约为茎粗的一半。然后在接穗上部同样位置做相同处理,将两者对齐插入并固定。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且成活率高。
苗期管理
在嫁接后的初期,需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90%-95%),防止接口干燥影响愈合。同时要适当遮光,减少光照强度。当嫁接苗开始正常生长后,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并逐步降低湿度至常规水平。这一阶段的管理重点在于促进伤口愈合并保证幼苗健康发育。
移栽前准备
移栽前一周左右,应逐渐减少浇水次数,使土壤适度干旱,增强幼苗抗逆性。此外还应对幼苗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剔除病弱苗,确保移栽时每株幼苗都能健康成长。
以上内容是对DB37/T 1961-2019标准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从而提升番茄穴盘嫁接育苗的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