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轻度盐碱地夏玉米与棉花-苕子轮作的种植技术要求,包括轮作模式、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轻度盐碱地夏玉米与棉花-苕子轮作种植。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lay Cropping of Summer Corn and Cotton-Vetch on Mild Saline-Alkali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686-2019《轻度盐碱地夏玉米与棉花-苕子轮作种植技术规程》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在轻度盐碱地条件下开展高效、可持续的作物轮作种植。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轮作模式选择
条文内容:推荐采用“夏玉米→棉花→苕子”三熟制轮作模式。
解读:这种轮作模式充分利用了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需求和抗逆性的差异。夏玉米生长期短且需水量大,适合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棉花耐旱性强,适应秋季干燥环境;苕子作为绿肥植物,在冬季生长,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并增加有机质含量,有助于改善盐碱地生态环境。
2. 土壤管理措施
条文内容:实施深翻耕整地,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积水现象发生。
解读:深翻耕有助于打破板结层,促进根系发育。同时,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既有利于作物出苗,又能防止因水分过多导致盐分上移。此外,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量,确保田间不出现长期积水情况,以减少次生盐渍化风险。
3. 施肥原则
条文内容: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适量化肥;追肥应根据作物生长阶段适时调整用量。
解读:有机肥料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并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结合使用化学肥料则可满足作物快速生长的需求。追肥时需密切关注植株长势及天气状况,灵活掌握施肥时机与数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浪费或环境污染。
4. 病虫害综合防治
条文内容: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控制病虫害发生。
解读: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等方法;生物防治可通过释放天敌昆虫等方式抑制害虫繁殖;化学防治仅限于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5. 收获后处理
条文内容:收获结束后及时清理残株落叶,集中堆沤处理,为下一季作物创造良好条件。
解读:清除田间废弃物不仅能够减少病原菌和害虫越冬基数,还能为后续种植提供清洁场地。将这些材料经过发酵加工后还田,则可进一步补充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