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的验收要求,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物理机械性能、有害物质限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学校、体育场馆及其他公共场所使用的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的验收。
Title:Sports Ground Synthetic Material Surface - Acceptance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7.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2906-2019《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 验收要求》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对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的验收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外观质量
条文内容:
外观应平整、无明显色差,表面不得有裂纹、起鼓、脱层等缺陷。
解读:
这一条文强调了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在视觉上的基本要求。平整度直接影响运动员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而无色差则保证了场地的整体美观性。裂纹、起鼓、脱层等问题不仅影响使用效果,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因此必须严格避免。
尺寸稳定性
条文内容:
在温度变化范围内,尺寸变化率不应超过±0.5%。
解读:
尺寸稳定性是衡量合成材料面层适应环境变化能力的重要指标。运动场地可能会经历从极寒到酷热的不同气候条件,因此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抗收缩和膨胀性能。超过规定范围的变化率可能导致场地变形,进而影响比赛结果或增加维护成本。
硬度与弹性
条文内容:
硬度应在邵氏A硬度计下测量,范围为60-85;回弹率不低于40%。
解读:
硬度决定了场地表面的触感和耐用性,过软会导致脚感不佳,过硬则可能增加运动员受伤风险。回弹率反映了材料的能量吸收与释放能力,高回弹率有助于提高运动表现并减少冲击伤害。
化学性能
条文内容: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不得超过50g/L;重金属含量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解读:
化学性能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健康安全。限制VOC含量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同时,重金属的存在可能对人体造成慢性危害,因此必须确保其含量处于安全水平。
安全性能
条文内容:
冲击吸收率不低于35%,滑动阻力不大于0.5。
解读:
冲击吸收率用于评估材料吸收冲击能量的能力,较高的数值能够更好地保护运动员免受剧烈撞击带来的伤害。滑动阻力则影响着运动员启动、停止及转向时的表现,过大的滑动阻力会降低灵活性并增加摔倒概率。
以上是对DB37/T 2906-2019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