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农村地区生产垃圾分类与处理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农村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Title:Rural Wast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 Part 2: Production Waste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469.2-2018《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是一项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生产垃圾管理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分类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农村生产垃圾应根据其性质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具体分类如下:
-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 厨余垃圾:指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如剩菜剩饭、果皮等。
- 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灯管、过期药品等对环境或人体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的物品。
- 其他垃圾:除上述三类之外的所有垃圾。
收集设施设置
对于收集设施的设置,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
- 在每个村庄的主要出入口以及村民集中活动区域至少设立一个垃圾分类收集点。
- 每个收集点需配备四种颜色的垃圾桶分别对应上述四种垃圾类别,并且标识清晰可见。
- 垃圾桶应定期清洁维护,确保无异味、无渗漏现象发生。
处理方式
针对不同类型的垃圾,标准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
- 可回收物:鼓励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对于无法直接再利用的部分,则送至正规回收企业处置。
- 厨余垃圾:提倡采用堆肥法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若条件不允许,则需运往指定地点进行专业处理。
- 有害垃圾:必须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安全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或混入普通生活垃圾中。
- 其他垃圾:目前主要采取填埋或焚烧两种方式处理,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及环保要求。
监督管理
为保证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实施,标准还强调了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区域内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 村委会作为基层组织,负责日常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
- 定期开展检查评估活动,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以上是关于DB37/T 3469.2-2018《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中重要条款的一些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共同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