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矿企业建立和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总体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档管理及持续改进等。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煤矿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与实施。
Title: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Coal Mine Safety Risk Grading Control and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F0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DB37/T 3417-2018)是山东省针对煤矿安全生产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煤矿企业构建和完善双重预防机制。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风险辨识与评估部分,标准要求煤矿企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风险辨识,并根据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变化进行专项辨识。例如,对于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应结合地质条件、支护方式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这一规定强调了动态管理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确保企业在不同阶段都能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
其次,在风险分级管控方面,标准提出了四色风险分布图的概念,即通过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来表示不同级别的风险区域。这不仅有助于直观展示矿井内的整体风险状况,也为管理层提供了决策依据。具体操作中,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管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风险管控中的职责,确保每一级风险都有专人负责。
再者,关于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明确了隐患排查的周期和内容。要求煤矿企业制定年度隐患排查计划,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隐患排查,并形成书面报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重大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备案。此外,还鼓励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隐患排查效率,比如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关键部位的状态。
最后,标准还强调了培训教育的作用,要求煤矿企业定期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针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要提前做好员工的技术交底工作。只有当所有从业人员都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时,才能真正实现从源头上预防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DB37/T 3417-2018)为企业提供了系统的安全管理框架,涵盖了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等多个环节。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