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低温消毒产品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使用范围及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的各类消毒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液体、气体和固体形式的消毒剂及其相关设备。
Title:Hygiene Requirements for Low-Temperature Disinfection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低温消毒产品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此背景下,TWSJD 61-2024《低温消毒产品卫生要求》应运而生,对保障低温消毒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低温消毒剂有效成分浓度检测”这一条款上的差异,并对其实际应用方法进行深入解析。
背景介绍
低温消毒产品因其能够在较低温度下保持高效杀菌能力而备受青睐,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等领域。然而,为了确保这些产品的使用效果,必须严格控制其有效成分的浓度。TWSJD 61-2024相比之前的版本,在低温消毒剂有效成分浓度检测方面提出了更为精确的要求。
新旧版本差异分析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低温消毒剂有效成分浓度的检测方法较为笼统,仅规定了大致的操作流程,缺乏具体参数指导。而在新版标准TWSJD 61-2024中,则明确规定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主要检测手段,并详细列出了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样品前处理步骤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具体内容。
这种变化不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增强了操作过程中的可重复性和标准化水平,有助于生产企业更好地监控产品质量,同时也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执法依据。
应用方法详解
# 一、仪器设备准备
1. 高效液相色谱仪:需配备紫外可见光检测器,且具备良好的线性响应范围。
2. 色谱柱:推荐使用反相C18柱,长度一般为150mm,内径4.6mm。
3. 溶剂系统:流动相通常由甲醇和水组成,比例根据目标物质调整,建议先通过实验确定最佳配比。
4. 进样器:容量为20μL的标准定量环。
# 二、样品前处理
1. 取样量:每次取样量应不少于10g或10mL。
2. 稀释倍数:根据预期浓度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确保最终溶液处于仪器检测范围内。
3. 过滤:使用0.45μm滤膜过滤样品以去除杂质。
# 三、数据处理
1. 标准曲线绘制: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确保线性相关系数R²≥0.999。
2. 峰面积测定:记录待测样品主峰的峰面积并与标准曲线对比计算出有效成分的实际含量。
3. 结果表示:最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单位为mg/L或%。
结论
通过对TWSJD 61-2024中关于低温消毒剂有效成分浓度检测部分的新旧版本对比可以看出,新版标准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高安全保障。希望本文能为企业在执行该标准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