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棚养蚕过程中消毒防病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采用大棚进行家蚕饲养的消毒与疾病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sinfec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in Silkworm Rearing in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231-2018《大棚养蚕消毒防病技术规程》是山东省针对大棚养蚕过程中消毒防病工作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养蚕前准备
标准要求在养蚕前要对大棚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具体包括:清除所有废弃物,使用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对地面、墙壁、棚架等进行全面喷洒或擦拭。这一措施旨在彻底消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为蚕宝宝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消毒方法
标准规定了多种有效的消毒方式。例如,采用生石灰水溶液对地面进行处理,浓度一般控制在1%-2%之间;对于塑料薄膜覆盖的大棚,则推荐使用臭氧发生器进行空气消毒。这些方法既能有效杀灭病菌,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防病措施
为了防止疾病传播,标准强调了严格的隔离制度。每个批次的蚕种必须单独饲养,并且在不同批次之间需要间隔至少一周的时间用于清理和消毒。此外,在整个养殖期间要定期检查蚕群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上报。
日常管理
在日常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喂养方案。建议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饲料种类与投喂量,确保营养均衡的同时避免过量喂食导致浪费。同时,还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通常情况下温度维持在24℃左右较为理想。
应急预案
针对突发性疾病,标准还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以及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等内容。当出现疑似病例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切断传染源,防止事态扩大。
以上就是DB37/T 3231-2018《大棚养蚕消毒防病技术规程》中几个关键部分的深度解析。遵循本标准不仅可以提高养蚕成功率,还能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