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肿腿蜂防治白蜡吉丁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在北京地区使用肿腿蜂进行白蜡吉丁生物防治的实施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Control Products: Cyphonocleonus nigriceps against Fraxinus bor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602-2018《生物防治产品应用技术规程 白蜡吉丁肿腿蜂》是一项专门针对白蜡吉丁肿腿蜂这种生物天敌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利用白蜡吉丁肿腿蜂对白蜡树等园林绿化树木害虫的生物防治工作。明确了该规程的应用区域和目标对象。
2. 术语与定义:
- 白蜡吉丁肿腿蜂:一种寄生性昆虫,主要寄生于白蜡树上的吉丁虫幼虫。
- 释放密度:单位面积内释放的肿腿蜂数量,单位为头/平方米。此参数直接影响防治效果。
3. 释放前准备:
- 环境条件:要求温度适宜(一般为15°C至30°C),湿度适中,避免极端天气条件。
- 寄主植物健康状况评估:确保目标植物没有严重病害或机械损伤。
4. 释放方法:
- 释放时间:通常选择春季或秋季,此时害虫活动频繁,有利于肿腿蜂繁殖扩散。
- 具体操作:将肿腿蜂成虫直接放置于受害部位附近,注意保护措施以提高存活率。
5. 后续管理:
- 定期检查防治效果,记录肿腿蜂种群数量变化及害虫控制情况。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续的释放计划,保持生态平衡。
6. 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化学农药,以免影响肿腿蜂生存。
- 在城市绿地中实施时需考虑公共安全因素。
以上内容摘录并解析了标准中的核心部分,旨在指导相关人员正确有效地使用白蜡吉丁肿腿蜂进行害虫生物防治,促进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