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萱草生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地环境、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萱草的生产与栽培。
Title:P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emerocallis - DB11/T 1600-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600-2018《萱草生产栽培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萱草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品种选择
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萱草品种。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来挑选适合的品种。例如,在北京地区,可以选择耐寒性较强的品种以确保其在冬季的安全越冬。
2. 繁殖方法
标准推荐采用分株繁殖为主要方式,并强调了分株的时间应在春季或秋季进行。这是因为此时气温适宜,植株恢复生长快,成活率高。此外,还应注意分株时保留足够的根系,以保证新植株能够迅速扎根并成长。
3. 田间管理
对于水分管理,标准要求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特别是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根部腐烂。施肥方面,则建议施用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化肥,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同时,定期清除杂草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4. 病虫害防治
针对常见的叶斑病和蚜虫等病虫害,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的策略。包括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及适时喷洒生物农药等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化学农药仅作为最后手段使用,并且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
5. 采收与加工
关于采收时机的选择,标准建议当花蕾饱满但尚未完全开放时进行采摘,这样既可以保证花朵品质又有利于后续加工处理。对于鲜切花而言,还需注意及时运输至冷库存放,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影响品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萱草生产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种苗选择到最终产品收获整个过程的技术要点,同时也体现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希望从业者们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