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镇排水管道检查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镇排水管道的检查、评估及维护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ewer Pipe Inspection in Tow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594-2018《城镇排水管道检查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城镇排水管道检查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城镇排水管道的检查工作,包括雨水管、污水管及合流管等。此规定明确了规程的适用区域和管道类型,确保检查工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2. 检查周期
规程要求新建或改建的排水管道在投入使用后一年内应进行首次检查;对于已运行的排水管道,建议每3至5年进行一次常规检查。这一规定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避免因长期未检导致的重大事故。
3. 检查内容
排水管道检查主要包括外观状况、功能性状况以及结构性状况三方面的内容。外观状况检查关注管道外部是否有裂缝、变形等情况;功能性状况检查评估管道是否畅通无阻;结构性状况则侧重于管道内部是否存在严重损坏或腐蚀现象。这些检查内容全面覆盖了管道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后续维护提供了依据。
4. 检测方法
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检测手段,如目视检查法、电视摄像法(CCTV)、声纳检测法等。其中,CCTV技术因其高精度和直观性被广泛推荐使用,尤其适合深入探测管道内部细节。
5. 安全措施
在进行任何类型的管道检查之前,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通风换气、有毒气体检测以及个人防护装备佩戴等。这不仅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也保障了整个检查过程顺利进行。
6. 报告编制
检查完成后需形成详细的检查报告,报告中应当包含检查日期、地点、所用方法、发现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等内容。高质量的报告能够有效指导后续维修计划制定,并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以上对DB11/T 1594-2018中关键条款的解读可以看出,该规程从多个角度规范了城镇排水管道的检查流程和技术要求,旨在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遵循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延长管道使用寿命,还能减少因不当操作引发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