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高危行业企业应急装备的配备原则、种类、数量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高危行业企业的应急装备配备与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Emergency Equipment Provision in High-risk Industries - DB11/T 1582-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582-2018《高危行业企业应急装备配备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指导高危行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合理配备应急装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下选取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应急装备的分类上,标准明确要求企业应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来选择适用的应急装备。例如,矿山企业需要特别配备矿井救援设备如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自救器等;化工企业则需注重防化服、洗眼器等防护用品的配置。这强调了应急装备选择要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作业环境和潜在危险源。
其次,关于应急装备的数量配备,标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对于大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每台设备至少配备一套紧急逃生装置;在可能发生多人同时受伤的情况下,急救箱内药品及器材的数量应满足至少3人同时使用的需求。这种定量规定有助于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再者,标准还对应急装备的维护保养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台账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应急装备的状态,并记录每次检查的结果。一旦发现有损坏或过期的情况,必须立即更换。此外,还建议每年组织一次全面的应急演练,检验装备的实际可用性以及员工的操作熟练程度。
最后,标准特别强调了培训的重要性。企业应当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尤其是新入职员工,必须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才能上岗。培训内容应该包括但不限于如何正确使用各种应急装备、遇到不同类型的事故时应该如何处置等实用技能。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高危行业企业应急装备配备规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原则,同时也为企业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时造成的损失,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