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视频图像字符叠加的技术要求、格式规范及实施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区域内视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中字符叠加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m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 Part 16: Video Image Character Overlay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384.16-2018《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16部分:视频图像字符叠加》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视频图像中字符叠加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字符叠加内容
标准明确指出视频图像字符叠加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 时间信息:精确到秒的时间显示。
- 地点信息:监控区域的具体位置描述。
- 设备编号:用于标识特定摄像机或设备的身份代码。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视频分析、取证以及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字符叠加位置
关于字符叠加的位置,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 不得遮挡视频图像的关键区域,例如人脸或车牌等。
- 应放置在屏幕的四个角落之一,确保不影响观看效果。
- 推荐使用右上角作为默认叠加位置,除非有特殊需求。
合理的位置选择可以保证字符既易于识别又不会干扰正常的视频观察。
字符样式与颜色
为了提高可读性,标准对字符的样式和颜色也做了明确规定:
- 字体大小需根据显示屏分辨率调整,确保远距离也能清晰辨认。
- 颜色搭配应采用对比度高的组合,如白色字符黑色背景或反之。
- 字符边缘可加粗处理以增强识别度。
正确的字符样式设置有助于提升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数据安全性
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标准还特别强调了:
- 字符叠加操作应在本地完成,避免通过网络传输导致的数据泄露风险。
- 对于敏感信息(如地点),应采取加密措施防止未授权访问。
这不仅保护了用户隐私,也为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以上是对DB11/T 384.16-2018中关于视频图像字符叠加部分的重要条文解读。遵循这些标准能够有效提升图像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