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亲本特征特性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亲本繁殖技术要求、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去杂去劣、收获与贮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玉米亲本特征特性种子的规范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rn Parental Seed Production with Characteristic Tra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103-2018《保持玉米亲本特征特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米亲本种子的生产过程,确保其遗传特性和种质纯度。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茬口安排
标准要求合理安排茬口,避免与普通玉米种植区混杂。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异花授粉导致的品种混杂和退化。具体措施包括选择远离其他玉米田块的位置作为亲本繁殖区,并设置隔离带。
2. 母本去雄
母本去雄是保证种子纯度的重要环节。标准规定在雌穗吐丝前完成去雄工作,以减少母本自交和杂交的机会。去雄时需注意不要损伤雌穗,同时要及时清理田间残存的雄穗。
3. 隔离措施
为防止外来花粉污染,标准强调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手段。通常采用空间隔离(至少400米以上)或时间隔离(错开播种期)。此外,还应设立明显的标志牌,标明亲本名称及隔离范围。
4. 授粉管理
授粉期间要密切观察天气状况,选择晴朗无风的日子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每次授粉后都要彻底清扫地面,避免花粉残留影响后续授粉效果。对于大田面积较大的情况,可分片分区集中授粉。
5. 田间检验
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应定期开展田间检验,检查植株是否符合预期性状。一旦发现异常植株应及时拔除,并记录相关数据。特别是在抽雄至成熟阶段,要特别关注株高、穗位高低等指标的变化。
6. 收获与脱粒
收获时应注意避开雨季,确保籽粒充分干燥后再进行脱粒加工。脱粒后的种子需要经过严格的清选分级处理,去除杂质和不饱满颗粒,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达标。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技术要求,可以有效维持玉米亲本材料的优良特性,提高种子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希望各生产企业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