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病死猪生物发酵床无害化处理的基本要求、场地建设、操作规程、管理与维护及环境监测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生物发酵床技术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armless Treatment of Dead Pigs by Biological Fermentation B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114-2018《病死猪生物发酵床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实现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病死猪的生物发酵床无害化处理。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对象,确保了处理方法的针对性。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对“生物发酵床”、“无害化处理”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生物发酵床”是指利用微生物群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过程。这些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3. 处理设施要求:规定了处理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防渗漏和隔离措施。具体来说,发酵床需采用防渗漏材料建造,并配备有效的通风系统以保证氧气供应,促进好氧菌的活动。
4. 原料配比:标准指出病死猪与垫料的比例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情况下,每头病死猪对应的垫料量应在特定范围内,以确保发酵效果。此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碳氮比,以优化微生物活性。
5. 操作流程:详细描述了从病死猪收集到最终处理完成的全过程。包括病死猪的接收登记、初步处理(如破碎)、铺设发酵床、定期翻动以及最终产物的检测和利用。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操作指南和技术要求。
6. 卫生防疫:强调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措施,防止疾病传播。这包括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废弃物的妥善处理以及环境消毒等。
7. 监测与记录: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检测发酵床内的温度、pH值及有害气体浓度等指标,并做好详细的记录。这些数据对于评估处理效果和改进工艺至关重要。
8. 产品利用:处理后的产物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但需符合相关标准。在使用前,应对产物进行必要的检测,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性。
以上是对DB37/T 3114-2018标准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