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原则、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Title: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Social Work Service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9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DB34/T 3322-2019)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服务对象的界定上,标准明确指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且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这一定义明确了服务范围,确保资源能够精准投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身上。
其次,关于服务内容,标准强调了情感支持、学业辅导、安全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服务。例如,在情感支持方面,要求社工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帮助孩子表达内心感受,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还能促进其健康成长。
再者,标准对服务流程提出了规范化要求。从需求评估到计划制定,再到实施与评估,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步骤说明。特别是需求评估阶段,建议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收集信息,以确保后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跨部门协作机制的构建。提出要整合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这种多维度的合作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孩子们复杂多样的需求。
最后,在队伍建设方面,标准指出应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服务技能。同时鼓励志愿者参与其中,扩大服务覆盖面。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才能持续有效地开展高质量的服务项目。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DB34/T 3322-2019)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操作指引,对于改善这一群体的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