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组织体系、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与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所有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Title:Shandong Provincial Safety Production Emergenc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Metal and Non-Metal Mines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E9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范》(DB37/T 3427-2018)是指导矿山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应急预案编制
标准要求矿山企业必须编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特别强调,综合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风险描述、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等内容。例如,第5.1.3条规定:“矿山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这意味着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如采掘方式、地质条件等,有针对性地设计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应急培训
第6.2节指出,矿山企业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重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应急知识、自救互救技能以及应急预案的学习。同时,对于新入职员工,必须完成岗前安全教育并通过考核后才能上岗。这一规定旨在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因缺乏知识而造成的损失。
应急演练
根据第7章的要求,矿山企业需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具体而言,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或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并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处置方案的实战演练。通过这些演练,可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增强团队协作水平。此外,在演练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修订完善相关预案。
设施设备管理
标准还特别关注了应急设施设备的配置与维护。第8.3.1条明确指出:“矿山企业应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物资,并建立台账进行管理。”这不仅包括常规的急救箱、灭火器等基本装备,也涵盖专业性强的通风机、排水泵等特殊工具。同时,所有设备都必须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用。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为了及时掌握矿山作业环境的变化情况,第9章提出要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矿山企业应当安装必要的传感器装置,实时监控温度、湿度、瓦斯浓度等关键指标,并与上级主管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一旦发现异常信号,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警报程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核心部分的深入剖析。遵循这些规定有助于提升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