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蔬菜桃蚜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设施蔬菜种植中桃蚜的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st Control of Facility Vegetables - Part 6: Peach Aphi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414.6-2018《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6部分:桃蚜》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为桃蚜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桃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刺吸植物汁液、传播病毒和诱发煤污病等方面。该标准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四个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
在农业防治方面,标准强调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安排茬口,避免连作。同时要求加强田间管理,如及时清除杂草,合理灌溉施肥,增强植株抗性。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桃蚜的滋生环境。
物理防治上,推荐使用黄板诱杀成虫。标准建议在棚室内设置黄色粘虫板,每亩悬挂20-30块,高度略高于作物顶端,以提高诱杀效果。
生物防治是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标准提倡保护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以及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此外,还鼓励使用植物源农药,如印楝素、苦参碱等,这些药剂对桃蚜具有良好的触杀和胃毒作用。
化学防治方面,标准规定了允许使用的药剂种类及其使用浓度。例如,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至800-1000倍液喷雾,啶虫脒乳油稀释至1500-2000倍液喷雾。同时强调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标准还特别指出,在综合防治策略中应优先采用非化学方法,化学防治仅作为应急措施。并且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调查桃蚜种群数量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总之,DB37/T 3414.6-2018通过系统化的技术方案,为设施蔬菜生产中的桃蚜防治提供了全面指导,有助于实现减药控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