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沥青路面就地再生施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公路沥青路面的就地再生施工及相关工程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n-site Regener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2979-2017《公路沥青路面就地再生施工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和就地冷再生的施工技术要求。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原材料控制
5.1.1 再生剂的选择应根据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性质、气候条件及交通状况确定,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技术性能。
解读:再生剂对于恢复旧沥青的粘结力至关重要,选择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再生后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施工准备
6.2.1 在施工前应对旧路面进行全面调查,包括病害类型、深度、分布范围等,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解读:充分的前期调查能够帮助施工方准确评估路面状况,合理规划施工流程,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并保证工程质量。
就地热再生
8.3.1 再生机作业宽度宜为4.0m~6.0m,最大摊铺宽度不应超过再生机的最大摊铺能力。
解读:合理的作业宽度可以保证施工连续性,同时避免因宽度过大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单位需根据设备能力和现场情况调整作业参数。
就地冷再生
9.3.1 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合时间应不少于30s,以确保各组分均匀混合。
解读:足够的拌合时间有助于形成均匀一致的混合料,这对于后续压实度和平整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文的解读,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规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