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工业领域节能量审核的基本原则、审核流程、数据采集与分析、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非工业领域的节能量审核工作,为节能管理和政策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Title:Non-industrial Sector Energy Saving Audit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641-2019《非工业领域节能量审核指南》是北京市地方标准,适用于非工业领域的节能量审核工作。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节能量定义:标准明确节能量是指在满足相同能源服务的条件下,实际能源消耗量与基期能源消耗量之差。这是节能量审核的核心概念,确保了审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审核程序:标准规定了审核的基本流程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其中准备阶段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并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实施阶段强调现场核查的重要性,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报告阶段则要求编制详尽的审核报告,明确节能量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数据采集方法:标准指出可以通过查阅账单记录、安装计量设备或采用抽样调查等方式获取能耗数据。对于不同数据源应采取相应的校验措施以保证数据质量,比如通过对比历史同期数据来验证异常波动合理性。
节能措施识别:在识别具体节能措施时需考虑其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以及环境友好性等因素。同时还要评估这些措施对整体系统的影响程度,避免出现局部优化而整体恶化的情况。
不确定性分析:标准特别强调了节能量计算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的不确定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原则。通常采用概率分布函数描述不确定参数然后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等手段估计最终结果范围。
以上是对DB11/T 1641-2019中一些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理解该标准的主要精神实质及其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