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钢渣透水路面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要求、设计原则、施工工艺、质量检验与验收及维护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钢渣材料制备的装配式透水路面系统在市政工程、园林景观及停车场等场景中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Prefabricated Steel Slag Permeable Pavement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装配式钢渣透水路面系统是近年来城市道路建设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以钢渣为骨料,结合装配式设计和透水性能,在改善城市排水、降低热岛效应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TSCEA 000013-2024 装配式钢渣透水路面系统应用技术规范》是对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指导。本文将以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透水系数检测方法”的差异为切入点,详细解读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在旧版标准(假设编号为TSCEA 000013-2020)中,透水系数的检测主要依赖实验室条件下的静态试验,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但操作复杂且耗时较长,难以满足施工现场快速评估的需求。而在新版标准中,透水系数检测增加了现场动态测试的方法,这种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并增强了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现场动态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铺设完成后的路段上设置专门的测试装置,通过模拟降雨或其他水源输入的方式,实时监测路面的排水速度及水量,从而计算出透水系数。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反映路面的实际使用状况,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具体应用时,施工单位需要根据规范要求准备相应的测试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等。同时,还需注意测试环境的选择,如避免风速过大影响结果准确性等。此外,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每次测试应重复多次取平均值,并记录详细的测试条件和参数。
总之,《TSCEA 000013-2024》通过引入现场动态测试手段优化了透水系数检测流程,这不仅是对传统方法的有效补充,也为装配式钢渣透水路面系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而言,掌握这一新技术的应用要点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