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顶升法施工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s by Jacking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技术规程》(DB11/T 1628-2019)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钢管混凝土结构采用顶升法施工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顶升法”、“钢管混凝土”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顶升法”是指通过液压设备将预制好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垂直提升并精确安装到设计位置的方法。
2. 材料要求:对于钢管和混凝土的质量有严格规定。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8162的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40,并且需要满足抗渗、抗冻等特殊性能要求。
3. 施工准备:在正式施工前必须完成详细的施工方案编制,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勘查、支护体系设计以及应急预案制定等内容。此外还强调了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4. 施工工艺流程:
- 首先要确保基础处理到位,保证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 然后按照既定顺序安装底座及支撑结构。
- 接着开始吊装钢管,并使用专用工具校正其垂直度和平整度。
- 最后泵送混凝土进入钢管内直至充满整个腔体为止。
5. 质量控制要点:特别提到要定期检测钢管壁厚变化情况,防止因过度膨胀而导致破裂现象发生;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是否有离析等情况出现。
6. 安全措施:明确规定了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所有参与作业的人都需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另外还需建立完善的通信联络系统以应对突发状况。
7. 验收标准:当工程完成后,应依据相关规范进行全面检查验收,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承载能力等多个方面。只有经过专业机构评估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DB11/T 1628-2019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