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日照计算的基本要求、计算方法及参数选取。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教育建筑等需要进行日照分析的建筑工程。
Title:Building Daylight Calculation Parameter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627-2019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建筑日照计算的参数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建筑日照计算的基本原则,标准明确指出,建筑日照计算应以满足日照标准为目标,同时兼顾建筑布局、城市风貌和经济合理性。这表明在进行日照计算时,不仅要考虑单体建筑的日照需求,还要综合考虑整个区域的城市规划要求。
其次,在建筑日照计算中使用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参数,标准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例如,冬至日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应当根据当地的地理纬度来确定,并且需要考虑到地形地貌的影响。这一规定确保了日照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助于合理安排建筑朝向与间距。
再者,关于建筑日照的有效时间窗,标准规定了从上午8时至下午4时为有效日照时间段。这意味着在此期间内获得的日照时长可以计入满足日照标准的总时长之中。这一规定对于评估建筑是否符合日照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对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儿童居住建筑的日照保障。明确规定这些类型的建筑必须保证每天至少连续2小时的有效日照,且不得低于冬至日满窗日照3小时的标准。这对于提升这类人群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最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采用经过验证的日照分析软件来进行计算,并且要保存完整的计算记录和数据资料,以便于日后核查或调整。
以上就是对《DB11/T 1627-2019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