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的服务原则、服务流程、服务质量要求及监督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及相关机构开展协商调解服务工作。
Title:Labor and Personnel Dispute Consultation and Mediation Service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3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157-2018《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服务指南》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基本要求
这一部分明确了提供协商调解服务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其中提到服务机构应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或经授权的组织资格,并且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设备。此外,服务机构还应当配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人员。这些规定确保了服务机构能够合法合规地开展业务,同时拥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其工作。
5.1 协商调解程序
本条文详细描述了协商调解的具体步骤。首先,当事人需要提出申请,然后由双方选定或共同委托一名或者多名调解员。接下来是召开调解会议,在会议上各方陈述意见并交换证据材料。如果达成一致意见,则签订书面协议书;若未能解决争议,则告知当事人可以采取其他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强调了公平公正原则以及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6.1 服务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指南》特别指出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培训员工、收集反馈信息、持续改进服务等方面内容。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使机构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7.1 文件归档
最后关于文件归档的规定也非常重要。所有与案件相关的资料都必须妥善保存至少五年时间以便日后查阅使用。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今后类似案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以上就是对DB37/T 3157-2018《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服务指南》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该标准所涵盖的内容及其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