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定指标、数据采集方法、计算方法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技术状况评定工作。
Title:Rural Highway Technical Condition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U4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614-2019《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农村公路的技术状况评定工作。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技术状况评定指标
1.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QI)
- PQI 是评价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标准,PQI 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路面裂缝、变形、松散等多方面的损坏情况。
- 每种损坏类型都有相应的权重和评分标准,例如重度裂缝可能扣分较多,而轻微裂缝则影响较小。
2. 路基损坏状况指数(SCI)
- SCI 主要反映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标准中提到,路基的沉陷、边坡坍塌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 SCI 的评分。
- 在实际评定过程中,需要对每段路基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各种损坏的具体位置和严重程度。
3. 沿线设施状况指数(BCI)
- BCI 关注的是公路沿线的安全设施,如护栏、标志标线等的状态。
- 标准要求定期检查这些设施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老化或缺失现象,并据此调整评分。
数据采集与处理
4. 数据采集方法
- 标准明确规定了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例如,路面损坏应采用人工调查与自动化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 对于自动化检测设备的选择,需确保其精度符合相关要求,并定期校准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5. 数据处理流程
- 数据处理时,首先应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滤波等操作。
- 然后按照规定的公式计算各项指数,最后综合得出整体技术状况等级。
技术状况等级划分
6. 等级划分标准
- 根据标准,技术状况被划分为优、良、中、次四个等级。
- 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维护策略。例如,对于技术状况为“次”的路段,应及时采取维修措施防止进一步恶化。
7. 维护建议
- 针对不同等级的技术状况,标准还提供了具体的维护建议。比如,对于轻度损坏可以采取日常养护措施;而对于严重损坏,则需要制定专项修复计划。
通过以上条文的解读可以看出,DB11T 1614-2019 规范不仅涵盖了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基本框架,还具体规定了评定过程中的细节要求,有助于提高评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