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数据结构、数据字典及接口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施。
Title:Toll Road Networked Toll Collection System - Part 7: Database Desig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165.7-2019《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第7部分:数据库设计》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对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数据库结构要求
标准指出数据库应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模型,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维护性。具体包括:
- 数据库表的设计需符合第三范式(3NF),避免数据冗余。
- 每个表必须有主键,并且主键值唯一。
- 外键约束用于保证引用完整性。
2. 数据类型定义
对于不同类型的字段,标准推荐了相应的数据类型:
- 整数类型:使用INT或BIGINT存储计数器、ID等信息。
- 字符串类型:VARCHAR或NVARCHAR适合存储短文本如车牌号。
- 时间戳:DATETIME类型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
- 布尔值:BIT类型表示逻辑状态。
3. 数据库性能优化建议
为了提高查询效率,标准给出了以下建议:
- 索引设计:为频繁查询的字段创建索引,但不要过度索引以免影响写入性能。
- 分区表:对于大规模数据表可以考虑按时间或其他维度分区。
- 缓存机制:合理利用缓存减少直接访问数据库的次数。
4. 安全性与备份策略
关于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备份,标准强调:
- 权限控制:根据用户角色分配最小权限原则。
-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 定期备份:制定详细的备份计划并定期执行。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要点,希望对你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有所帮助。在实际工作中还需结合具体业务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