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维护保养项目及技术要求、维护保养周期和内容、维护保养记录等。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的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Title:Rules for Daily Maintenance of Elevat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K1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9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418-2019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规则》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作业内容和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基本要求
1. 人员资质:从事电梯维护保养工作的人员应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并且单位需具备相应的资质。这确保了维护保养工作由专业人员完成,提高了安全性。
2. 维护周期:标准明确了不同类型的电梯应有不同的维护频率。例如,乘客电梯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维护保养。这种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防止故障发生。
作业内容
1. 机房部分
- 电气装置检查:包括控制柜、开关等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接线松动或元件老化,则需要立即修复或更换。
- 曳引机状态:检查曳引轮槽磨损程度及润滑状况,必要时添加润滑油以保证其良好运转。
2. 井道与轿厢
- 限速器动作试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确保当电梯超速时能够有效制动。
- 缓冲器功能测试:对弹簧式或液压式缓冲器进行功能检测,确认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吸收冲击能量。
3. 安全装置
- 门锁装置:检查层门和轿门之间的机械联锁是否牢固可靠,防止因门未关闭而启动电梯。
- 紧急报警装置:确保紧急报警装置处于良好状态,以便在发生事故时可以迅速联系救援人员。
方法与记录
- 作业方法:所有维护保养操作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不得随意更改步骤。
- 记录保存:每次维护保养完成后都要填写详细的记录表单,其中包括日期、具体项目、发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等内容。这些记录对于日后追溯问题原因非常重要。
通过遵循上述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地提升电梯的安全性能,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平时使用电梯时要注意文明乘梯,避免人为损坏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