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水稻育秧棚进行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地、育秧棚准备、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水稻育秧棚内采用稻草覆盖技术栽培马铃薯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Potatoes under Rice Seedling Greenhouses with Straw Cov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431—2019《水稻育秧棚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技术规程》是一项黑龙江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利用水稻育秧棚的闲置资源,在早春季节进行马铃薯的高效栽培。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准备
标准中提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栽培区域,并且要求土壤肥力适中,pH值在6.0-7.5之间。这一步骤的重要性在于确保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充足,同时避免因土壤过于酸性或碱性而影响作物的正常发育。此外,强调了对水稻育秧棚设施的检查与维护,保证其结构稳固,能够承受覆盖稻草后的额外重量。
品种选择
规程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优质马铃薯品种。具体来说,建议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早熟或中熟品种,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水稻育秧棚内的温湿度环境,促进马铃薯快速出苗和健康成长。同时,还应注意种子质量,确保无病虫害侵染,以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栽培管理
关于栽培管理部分,规程特别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1.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温变化规律确定最佳播种期,通常是在春季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开始播种。
2. 种植密度: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对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行距保持在60-70厘米,株距则为20-30厘米较为适宜。
3. 施肥浇水: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定期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料,并保持适度灌溉,特别是在块茎形成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
4. 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措施预防病虫害发生,包括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化学药剂喷洒以及生物防治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有效控制。
收获与储藏
最后,在收获阶段需要注意适时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一般来说,当植株叶片大部分枯黄且地下部分块茎完全成熟时即可进行收获操作。收获后应及时清理场地,并将新鲜出土的产品存放在通风干燥处,防止腐烂变质。
以上就是对DB23/T 2431—2019《水稻育秧棚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所做的简要分析。遵循这些指导原则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