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湿润直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种前准备、播种技术、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水稻湿润直播种植中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指导。
Title:Rice Moisture Live Sowing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Enhanc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429—2019 水稻湿润直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规程》是一项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一、播种前准备
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如pH值、有机质含量等,以便合理安排施肥方案。同时强调了整地的重要性,要求做到田面平整、土块细碎,确保种子能够均匀分布于土壤表面并获得良好的发芽条件。此外还提到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并做好种子处理工作,比如晒种、浸种和消毒,以提高出苗率和抗病能力。
二、播种与管理
在播种环节,规定了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密度。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确定最佳播种期,通常是在气温稳定回升且土壤温度达到12℃以上时开始播种。播种量则依据品种特性和预期产量目标来设定,一般每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肥料施用,提倡采用缓释肥或控释肥作为基肥,并结合追肥的方式补充养分,避免一次性大量施肥造成浪费或者污染环境。关于水分管理,则建议采取湿润灌溉方式,保持田间适度湿润但不过度积水,既有利于作物生长又可节约水资源。
三、病虫害防治
该标准特别重视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的应用,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首先是要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其次是利用生物防治手段,例如释放天敌昆虫或者使用微生物制剂等环保型产品;再次是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施用,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另外还鼓励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安装诱捕器等非化学手段辅助控制害虫数量。
四、收获与储藏
当稻谷达到成熟标准时应及时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品质。收获后需要尽快干燥至安全水分水平(通常为13%-15%),防止霉变。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透气,定期检查粮堆状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同时也要建立健全档案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种植过程中的各项操作细节、投入品使用情况以及最终产量数据等信息,便于日后追溯查询。
总之,《DB23/T 2429—2019》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水稻湿润直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框架,而且体现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化的流程和技术要点,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还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