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种薯田间检测的术语和定义、检测程序、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种薯在田间生长阶段的质量检测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eld Inspection of Potato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425—2019马铃薯种薯田间检测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马铃薯种薯田间检测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为确保马铃薯种薯的质量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和操作指南。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马铃薯种薯”、“健康种薯”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健康种薯”被定义为没有携带任何检疫性病害且符合特定质量要求的种薯。这一部分对于理解整个标准至关重要,因为它奠定了后续检测工作的基础。
检测前准备
在检测开始之前,标准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并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此外,还强调了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的重要性,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执行各项检测任务。
病害症状识别与调查
这是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详细描述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病害及其典型症状。例如,在黑痣病的检测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植株基部是否有黑色或暗褐色的小斑点出现。对于环腐病,则要观察块茎表面是否出现环状裂纹以及内部组织的颜色变化。这些具体的症状描述有助于提高病害诊断的准确性。
样品采集与处理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标准规定了科学合理的样品采集方法。包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采样区域,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植株或块茎作为样本,并及时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
实验室检测
这部分内容涵盖了从样品预处理到最终结果报告的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病原体分离培养、显微镜检查、PCR检测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种薯是否受到病害侵染。
结果分析与报告
最后,标准要求根据所有收集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并撰写详细的检测报告。报告中应包含检测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及建议等内容。这一步骤对于指导农业生产者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DB23/T 2425—2019马铃薯种薯田间检测技术规程》不仅为马铃薯种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上述关键条款的学习和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