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牦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选址要求、基础设施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环境保护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牦牛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Standardized Yak Production B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牦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规范》(DB63/T 1739-2019)是青海省针对牦牛养殖行业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从基地选址、设施建设到饲养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推动牦牛产业的规范化发展。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基地选址方面,标准明确指出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区域。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确保牦牛生活环境的卫生条件,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时,还强调了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如温度、湿度等,以保证牦牛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
其次,在设施建设上,标准对圈舍的设计和建造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例如,圈舍应当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以及保温性能,并且要有足够的空间供牦牛活动。此外,还需设置专门的饲料储存区和粪便处理设施,这不仅有助于保持圈舍内部的清洁,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再者,关于饲养管理部分,标准特别强调了科学喂养的重要性。包括合理搭配粗料与精料的比例,定期更换水源,以及按照不同生长阶段调整喂养方案。另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比如疫苗接种计划、疾病监测机制等,以预防各种可能威胁牦牛健康的疾病。
最后,在生产记录管理方面,标准要求所有与牦牛养殖相关的活动都必须有详细的书面记录。这些记录应当包括但不限于牦牛的来源信息、健康状况、饲料使用情况及销售去向等内容。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掌握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细节,也为后续的质量追溯提供了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牦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规范》(DB63/T 1739-2019)通过对基地选址、设施建设、饲养管理和生产记录等方面的全面规范,为促进青海乃至全国范围内牦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