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镍矿石中主要矿物相(包括硫化镍、氧化镍、氢氧化镍和硅酸镍等)的测定方法及步骤。本文件适用于镍矿石中不同矿物相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Nickel Ore Phase Analysis Proced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G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728—2019镍矿石物相分析规程》是一项青海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镍矿石中各种矿物相的分析方法,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境内各类镍矿石样品中镍矿物相的定量分析。通过该标准可以确定不同矿物组合形式下的镍含量分布情况,为矿山开采及选矿工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程引用了多个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作为参考依据,如GB/T 6682关于实验室用水的规定等。这些基础规范保证了实验操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镍矿物相”、“全岩分析”等专业术语的概念。例如,“镍矿物相”是指存在于镍矿石中以镍为主要成分的独立矿物颗粒或固溶体。
技术要求
1. 样品采集与制备:要求按照GB/T 14262执行,确保采样具有代表性,并对样品进行适当的破碎、混合和缩分处理。
2. 分析方法选择:推荐采用化学分析法(如湿法溶解结合仪器测定)与物理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精确测量。
3. 检测精度:规定了各主要镍矿物相分析结果的允许误差范围,通常不超过±5%。
分析步骤
规程详细描述了从样品前处理到最终报告生成的具体流程:
- 样品预处理:包括干燥、研磨至特定粒度;
- 化学提取:利用酸或其他试剂将目标元素溶解出来;
- 仪器测定: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或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现代分析设备获取数据;
- 数据处理:应用统计软件校正干扰因素并计算出各相镍含量。
结果表示
最终结果需以表格形式列出每种镍矿物相所占比例及其对应的镍含量值,并附带必要的质量控制指标说明。
实施建议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本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开展比对试验以验证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次测试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以上是对《DB63/T 1728—2019镍矿石物相分析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