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胡枝子嫩枝扦插繁殖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插后管理及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胡枝子嫩枝扦插繁殖及其相关育苗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Lespedeza by Softwood Cut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368—2019胡枝子嫩枝扦插繁殖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为胡枝子嫩枝扦插繁殖提供了系统的操作指南。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指出,“胡枝子”是指豆科胡枝子属植物的统称,包括多种常见栽培种类。“嫩枝扦插”则是指利用半木质化的新梢作为插穗,在适宜条件下促使其生根成活的技术方法。这一定义明确了标准适用范围和技术核心。
二、繁殖材料准备
根据标准要求,插穗应选择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长度控制在8-12厘米之间,保留顶部2-3片叶片。剪取时需保证切口平滑,避免损伤组织。同时强调插穗采集时间应在清晨露水干后进行,以确保插穗活力最佳。此条文旨在通过规范插穗选择与处理,提高扦插成功率。
三、基质配制
标准规定基质应采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混合介质,推荐使用珍珠岩与草炭土按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此外还建议在基质中加入适量缓释肥,为插穗提供初期养分支持。此条文从物理特性和营养供给两方面保障了扦插环境的理想状态。
四、扦插方法
标准详细描述了扦插的具体步骤:首先将基质浇透水,然后用木棍或专用工具在基质表面打孔,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接着将插穗插入孔中,轻轻压实周围基质,并再次浇水定植。这一系列操作既保证了插穗与基质充分接触,又避免了机械损伤。
五、管理措施
在扦插后的管理阶段,标准提出了关键点:
1. 温度控制:棚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过高时需采取遮阳降温措施。
2. 湿度调节: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以上,可通过喷雾增湿实现。
3. 光照管理:初期适当遮光,待新芽萌发后再逐步增加光照强度。
4.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这些措施全面覆盖了扦插后各阶段的需求,有助于促进插穗快速生根成活。
六、移栽定植
当插穗根系发育良好,新叶展开稳定时即可进行移栽。标准建议选择阴天或傍晚时分移栽,减少水分蒸发损失。移植前要对小苗进行适当修剪,去除多余叶片,降低蒸腾作用。移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并做好后续养护工作。
综上所述,《DB23/T 2368—2019胡枝子嫩枝扦插繁殖技术规程》通过对繁殖材料准备、基质配制、扦插方法以及移栽定植等环节的规范化指导,为胡枝子嫩枝扦插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