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椴1.5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的技术要求,包括立地条件选择、苗木准备、栽植技术、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紫椴1.5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Tilia Amurensis 1.5 Generation Clonal Seed Orch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364—2019紫椴1.5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为紫椴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1. 选址要求:种子园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或缓坡地带,土壤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800米,避免低洼积水区。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紫椴生物学特性考虑,确保其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2. 规划布局:种子园面积应根据繁殖材料数量确定,一般不少于2公顷。行距设定为4米×5米,株距为3米×4米。采用正方形或长方形种植格局,便于机械化管理和后期采种作业。合理的规划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方便日常管理操作。
二、繁殖材料选择
1. 亲本选择:选用经审定的优良无性系作为亲本,要求遗传稳定性强、适应性广、结实量大且质量高。优先选择经过多点试验验证的1.5代无性系。这一步骤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种子园后代的质量和产量。
2. 苗木质量:要求苗木高度不低于30厘米,地径不小于0.3厘米,根系完整无损。提倡使用容器苗,以提高成活率。严格的质量控制有助于保证造林初期的成活率和生长势。
三、栽培管理
1. 栽植时间:春季解冻后至萌芽前为最佳栽植期。此时气温回升,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苗木恢复生长。具体时间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灵活掌握。
2. 水肥管理:每年春季施用有机肥1000公斤/公顷,配合氮磷钾复合肥。干旱季节应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科学的水肥管理可以促进苗木健壮成长,增强抗逆能力。
3.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防治。特别注意防止蚜虫等刺吸式害虫的危害。加强病虫害防控可以保障种子园长期稳定生产。
四、采种与保存
1. 采种时机:当果实由绿色转为黄褐色时即可开始采收。过早采摘会影响种子质量,过晚则可能造成脱落损失。准确把握采种时期对于获得优质种子极为关键。
2. 种子处理:采回后的种子需要立即进行脱粒、清洗和晾晒,确保含水量降至12%以下后再入库保存。完善的种子处理流程可有效延长种子寿命,提高发芽率。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关于紫椴1.5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