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杨组培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外植体选择与消毒、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山杨组培育苗的生产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pulus davidiana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354—2019山杨组培育苗技术规程》是由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山杨组培育苗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山杨苗木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消毒处理、培养基配制、继代增殖、生根培养以及炼苗移栽等。
二、术语和定义
1. 外植体:指从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用于组织培养的材料,如茎尖、叶片或芽点等。
2. 继代增殖:通过特定条件促使已有的组织或细胞分裂繁殖的过程。
3. 生根培养:在特定条件下诱导不定根形成的过程。
三、外植体选择与处理
1. 外植体应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作为材料。
2. 对外植体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通常使用70%酒精浸泡30秒后,再用0.1%升汞溶液浸泡10分钟,并用无菌水冲洗多次以去除残留药剂。
四、培养基配制
1. 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无机盐、微量元素、有机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
2. pH值控制在5.8左右,确保最佳的生理活性。
3. 每升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琼脂作为凝固剂。
五、继代增殖
1. 温度维持在25±2℃之间,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每日光照时间为12小时。
2.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植物激素浓度,以达到理想的增殖效果。
六、生根培养
1. 将经过继代增殖后的苗转入含有较低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2. 生根培养期间继续维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七、炼苗移栽
1. 当幼苗长出足够数量的根系后,逐步降低环境中的湿度,增加通风量,使幼苗适应自然环境。
2. 最终将幼苗移至大田或其他栽培场所继续生长发育。
以上是《DB23/T 2354—2019山杨组培育苗技术规程》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度解析。遵循这些规范有助于提高山杨组培育苗的成功率,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