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蓝花楹苗木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地选择与规划、种子采收与处理、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木管理、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及质量分级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蓝花楹苗木的生产和质量分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Jacaranda mimosifolia Seedlings and Quality Gra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175-2019蓝花楹苗木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是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蓝花楹苗木的生产技术和质量分级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蓝花楹苗木的质量,满足城市绿化需求。
在生产技术方面,标准规定了育苗地的选择应考虑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且pH值适中的条件。对于播种繁殖,要求种子处理时需将种子浸泡于温水中24小时后播种,以促进发芽率。扦插繁殖则建议使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长度保持在10-15厘米之间,并确保插穗下切口平滑无损。
关于苗木培育管理,标准强调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施肥应根据苗木生长阶段合理安排氮磷钾比例,通常幼苗期以氮肥为主,生长旺盛期增加磷钾肥的比例。病虫害防治上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人工捕捉害虫以及生物农药等环保措施。
在质量分级部分,标准将蓝花楹苗木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苗要求高度达到2米以上,冠幅直径不少于1.5米,主干通直,无明显机械损伤或病虫害痕迹;二级苗高度应在1.5至2米之间,冠幅直径约1至1.5米,允许有轻微机械损伤但不影响整体观赏效果;三级苗高度为1至1.5米,冠幅直径0.8至1米,允许存在一定的机械损伤及病虫害问题但仍能正常生长。
此外,标准还明确了苗木出圃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程序,包括外观检查、规格测量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测等环节,确保每株苗木都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蓝花楹苗木的整体品质,为园林绿化工程提供优质的植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