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果枸杞组织培养育苗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环境条件控制及种苗出瓶移栽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果枸杞组织培养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of Black Goji Berry (DB63/T 1716-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1716-2018黑果枸杞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范》是青海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指导黑果枸杞的组织培养育苗工作。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外植体”、“继代培养”等专业术语的概念。例如,“外植体”被定义为从植物体上取下的用于组织培养的材料。这一定义有助于确保在实际操作中所有相关人员对术语的理解一致,从而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操作失误。
二、基本要求
标准指出,开展黑果枸杞组织培养时应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母株作为种源,并且采集外植体的时间以早春或秋季为宜。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季节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积累较为丰富,有利于提高外植体的成功率。
三、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标准强调外植体的选择应当基于其生理状态,一般选用当年生嫩枝或腋芽。对于外植体的消毒处理,推荐使用75%酒精浸泡30秒后,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10分钟,并用无菌水冲洗多次。这样的处理流程可以有效去除表面杂菌,同时尽量减少化学药剂对细胞的伤害。
四、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是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建议使用MS基础培养基,根据不同阶段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如6-BA、NAA等。例如,在诱导愈伤组织阶段可适当增加6-BA浓度;而在分化芽阶段则需降低6-BA浓度并提高NAA浓度。此外,还应注意调节pH值至5.8左右,以便于细胞分裂和生长。
五、管理措施
在培养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污染情况,一旦发现污染立即隔离处理;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为25±2℃)和光照条件(每天光照时间为12小时)。另外,还需注意控制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实验效果。
六、驯化移栽
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后需要进行驯化移栽。首先将幼苗逐渐适应自然环境,逐步减少温室内的遮阴程度直至完全暴露于阳光下;然后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作为定植地,并施足底肥,最后按照合理的株行距进行定植。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部分重点条文解读,全面掌握还需深入学习整个文件内容。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