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香稻栽培的产地环境、种子准备、育秧、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红香稻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ongxiang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428-2019红香稻栽培技术规程》是由贵州省发布的关于红香稻栽培的技术标准。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标准中明确要求选用适合当地生态条件且抗病性强的红香稻品种。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合适的品种能够提高产量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播种育秧:规定了适宜的播种期和育秧方法。例如,在贵州地区,最佳播种时间为3月中旬至4月初。通过工厂化育秧可以有效控制苗床温度和湿度,促进健康幼苗生长。
3. 田间管理:
- 施肥:强调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使用,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又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 水分管理:保持田间适度湿润,特别是在分蘖期和抽穗结实期需注意适时灌水。
4. 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方法及生物农药等综合防控手段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避免单一依赖化学药剂,以保护生态环境。
5. 收获:当稻谷达到成熟度时应及时收割,并采取适当方式干燥保存,防止霉变。
以上内容仅为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操作还需参照完整文件执行。遵循此规程有助于实现红香稻优质高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