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中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无损检测技术要求、方法步骤、数据处理及结果评价(采用PERMIT离子迁移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Concrete Chloride Ion Permeability in Highway Engineering (PERMIT Ion Migra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U4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178—2019《公路工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无损检测技术规程》主要规定了采用PERMIT离子迁移方法对公路工程中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无损检测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适用范围部分,该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路工程中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无损检测。这表明规程不仅涵盖了新建设施也包括现有设施的维护与改造。
对于检测环境条件,规程要求检测应在温度为5℃~40℃且相对湿度不小于50%的环境中进行。此条件确保了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避免因极端温湿度影响而产生偏差。
关于试件制备,规程指出试件尺寸应为直径100mm±1mm高度50mm±2mm,并且每个试样至少需要两个相对面平整光滑。这样的规格设计有助于保证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试验步骤上,首先将试件置于水中浸泡24小时后取出并用湿布擦干表面水分,然后将试件放入测试装置内按照规定的电流强度持续通电6小时。最后测量通过试件的总电量来评估其抗氯离子渗透能力。这一系列操作流程规范了整个检测过程,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
此外,规程还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电气设备时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醒操作人员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等以保障自身安全。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无损检测技术规程》(DB21/T 3178—2019)通过明确检测条件、试件制备方法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等内容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