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IT系统集成类信息服务项目的预算编制原则、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IT系统集成类信息服务项目的预算制定与管理。
Title: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formation Service Budget Specification - Part 1: IT System Integ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175.1—2019信息技术 信息服务预算规范 第1部分:IT系统集成类》是一项关于IT系统集成服务预算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行政区域内从事IT系统集成服务预算编制的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它规定了IT系统集成项目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预算编制原则
标准强调预算编制应遵循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原则。这意味着预算编制必须基于实际需求,涵盖所有相关费用,并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例如,在确定设备采购成本时,不仅要考虑市场价格,还应考虑到运输、安装调试等附加费用。
预算构成要素
根据标准要求,IT系统集成项目的预算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硬件设备费: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购置及安装费用。
- 软件开发与购置费:涉及定制化软件开发以及商业软件购买的成本。
- 系统集成费:涵盖系统设计、集成测试、部署实施等过程中的劳务支出。
- 技术服务费:如培训、技术支持等后续服务产生的费用。
- 其他费用: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管理费、不可预见费等。
每个组成部分的具体计算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对于硬件设备费,可以采用市场询价法或综合单价法来估算。
预算审核机制
为了保证预算的真实可靠,标准提出了严格的审核流程。首先由项目负责人提交初步预算方案给财务部门审查;然后交由技术专家组评估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性;最后经管理层批准后方可执行。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一旦发现偏差应及时调整。
示例应用
假设某企业计划建设一套新的ERP系统,其预算编制可按照上述框架操作。首先列出所需的所有硬件设施清单并估算总价;接着规划软件模块开发任务,明确每项功能点的价值;同时安排好专业团队负责整体架构搭建工作;最后预留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备用金以应对突发状况。
通过严格执行这一系列步骤,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开支,还能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