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滴灌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玉米种植区的滴灌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Corn Drip Irrig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滴灌工程技术与管理规程》(DB21/T 3162—2019)是辽宁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玉米种植区采用滴灌技术时的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以下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灌溉设计标准
- 标准中明确指出,滴灌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玉米品种特性来确定。例如,在干旱地区,滴灌的设计流量需确保作物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的水分需求得到满足。具体来说,滴灌强度不应低于每小时4毫米,并且要保证灌溉均匀度达到85%以上。
2. 管道布置与材料选择
- 对于主干管和支管的选择,建议使用聚乙烯(PE)材质,因为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和耐化学腐蚀能力。同时,所有连接处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以防止漏水。此外,滴头间距一般设置为30至50厘米之间,这取决于土壤渗透性和玉米植株密度。
3. 施肥装置配置
- 在滴灌系统中加入施肥装置是非常必要的。标准要求该装置能够实现精准施肥,避免肥料浪费并保护环境。通常情况下,施肥泵的压力损失不得超过0.1兆帕,而且肥料溶液浓度不宜超过5%。
4. 日常运行管理
- 操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但不限于过滤器是否堵塞、阀门开关是否灵活以及压力表读数是否正常等。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相关部件。另外,每次灌溉结束后都应对系统进行全面清洗,特别是对于易沉积杂质的部分如弯头、三通等部位。
5. 维修保养计划
- 制定详细的年度维修保养计划有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提高工作效率。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每年至少一次对所有塑料管材进行外观检查;每季度检测一次过滤器效能;每月记录一次主要参数如流量、压力变化趋势等。
通过遵循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玉米滴灌工程的整体效果,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