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哲罗鲑(Hucho taimen)人工繁殖的术语和定义、亲鱼选择与培育、催产、授精、孵化及苗种培育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哲罗鲑的人工繁殖及相关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Hucho taime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151—2019哲罗鲑人工繁殖技术规程》是由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哲罗鲑的人工繁殖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这项标准对于保护濒危物种、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亲鱼选择与培育
标准中明确指出,用于人工繁殖的哲罗鲑亲鱼应具备健康无病、体格健壮的特点,并且雌雄比例建议为1:1或适当调整。在亲鱼培育阶段,需要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包括水温控制在10℃至18℃之间,溶解氧含量不低于6mg/L等条件。此外,还强调了定期监测水质的重要性,确保营养供给充足且均衡。
繁殖季节与时段
根据自然规律,哲罗鲑的最佳繁殖期通常集中在每年的4月至6月期间。在此期间内,应密切观察亲鱼性腺发育情况,当发现有明显成熟迹象时即可安排人工授精工作。标准特别提醒,在非繁殖季节进行任何干预措施都可能影响鱼类正常生理机能甚至造成伤害。
受精卵处理及孵化管理
受精卵收集后需立即清洗并消毒以防止污染。孵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一般保持在12℃左右),同时注意换水频率和流量调节,避免水流冲击导致胚胎受损。另外,还需定期检查孵化池内是否存在有害生物侵扰现象,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幼苗饲养指导
幼苗出膜后进入育苗阶段,此时主要任务是保证其健康成长直至能够独立摄食。初期投喂应以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随着个体增长逐步过渡到多样化饲料组合。在整个成长期内,持续关注水质状况以及疾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DB21/T 3151—2019哲罗鲑人工繁殖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亲鱼挑选到幼苗成长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因素。这对于推动当地特色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