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物联网环境下高品质水稻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流程、信息采集与处理、质量追溯以及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高品质水稻供应链管理的相关企业及机构。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High-quality Rice Supply Chain under Internet of Things Environ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455—2019物联网环境下高品质水稻供应链管理规范》是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升水稻供应链的管理水平,确保高品质水稻的生产与流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物联网”、“供应链”等基本概念。例如,“物联网”被定义为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按照约定协议实现物品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的技术体系。这一定义强调了物联网的核心在于信息的互联互通,这对于理解后续关于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的要求至关重要。
数据采集
在数据采集部分,标准要求采用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并且这些数据应当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此外,还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以保证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数据质量,也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仓储管理
对于仓储环节,标准提出了智能化管理的理念。具体来说,需要利用RFID标签跟踪每一批次产品的流动情况,同时结合温湿度监控装置确保存储条件符合要求。另外,还鼓励使用自动化立体仓库来优化空间利用率并减少人工操作失误率。
运输配送
在运输配送方面,标准强调全程冷链的重要性,即从田间到餐桌整个过程中保持恒定低温状态。为此,必须配备GPS定位系统和温度记录仪,以便随时掌握货物位置及状况。同时,还需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状况,比如车辆故障或极端天气影响等情况。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贯穿始终的关键环节。标准指出,在每个阶段都应实施严格的质量检验程序,并保留完整的档案资料备查。特别是在收获季节,要加强对农药残留检测力度,确保产品安全无害。此外,还提倡引入区块链技术来增强透明度,让消费者能够追溯到每一粒米的来源地。
安全保障措施
最后,在安全保障措施上,标准特别提到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防止非法入侵破坏系统正常运行。建议采用加密算法保护敏感数据,并定期更新软件版本修补漏洞。同时,也要注意物理层面的安全管理,比如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以及设置门禁权限等。
综上所述,《DB23/T 2455—2019物联网环境下高品质水稻供应链管理规范》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指导框架,帮助其构建起高效、智能且可靠的供应链体系。通过落实上述各项规定,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还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