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桃楸采穗圃营建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核桃楸采穗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Juglans mandshurica Scion Orch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核桃楸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DB23/T 2445—2019)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核桃楸采穗圃的营建过程,确保苗木质量和生产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规划
- 标准要求采穗圃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壤肥沃的地方。具体来说,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样的环境条件能够促进核桃楸苗木的健康生长。
2. 品种选择
- 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强且生长速度快的优良品种作为采穗母树。例如,“辽核一号”和“辽核二号”等品种因其良好的遗传特性和适应性被推荐使用。
3. 整地与施肥
- 在整地过程中,需深耕30厘米以上,并结合施用腐熟农家肥每亩不少于2000公斤。此外,在栽植前还需撒施过磷酸钙每亩约50公斤以满足植物初期生长需求。
4. 栽植密度
- 栽植时行距设定为3米,株距为2米较为适宜。这样既保证了足够的光照空间又便于后期管理和采摘工作开展。
5. 灌溉管理
- 新建采穗圃初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增加浇水频率。同时提倡采用滴灌或喷灌等方式节约水资源并提高利用效率。
6. 病虫害防治
- 定期巡查园区内是否存在病虫害迹象,一旦发现立即采取物理、生物或者化学方法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注意预防黑斑病、炭疽病等常见疾病的发生。
7. 采穗时间与方式
- 最佳采穗时间为每年春季萌芽前至夏季新梢停止生长期间。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接穗材料,长度控制在15-20厘米左右,保留3-5个饱满芽点即可。
通过遵循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升核桃楸采穗圃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接穗资源用于后续繁殖工作。